English

庄印芳的拥军情

1999-02-08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郑晋鸣 我有话说

她赚了一辈子的钱,但她没有钱;她很穷,但她很富有,她是全国子弟兵的妈妈。她叫庄印芳,被聂荣臻元帅称为“子弟兵母亲”

从花龄到枫红菊黄的人生金秋,50年来,庄妈妈心中惦记着的只有子弟兵。不论是在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建设的新时期,她把一颗滚烫的心无私地奉献给了共和国最可爱的人。从淮海战役时起,她就扛起“支前姊妹团”的大旗冒着枪林弹雨,抬担架,送军粮,支援子弟兵打胜仗,被誉为“支前模范”。和平年代里,她心中还惦记着子弟兵的冷暖,几十年来,老人把多年的积攒、开店经营收入以及退休金全部花在了拥军上,累计达60万元。她为子弟兵和烈军属花钱再多也不心痛,可对自己却抠得很,从不乱花一分钱。她没有穿过皮鞋,戴的手表还是部队送的,没有一件好料子衣服。

庄印芳的拥军情,缘于她初次的恋人——一位解放军的连长在淮海战役牺牲前给她写了一封信,说“如果我在这次战役中牺牲了,希望徐州的老百姓能给你打100分。如果徐州老百姓给你打零分,我在九泉之下也不会瞑目。”近日,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徐州古运河旁,见到了这位头挽老式发髻的农村老大娘。在简陋的居室中我们见到了那一张张不平凡的奖状和箱子里保存的几百枚奖章,它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一位农村老人几十年的拥军情。庄妈妈说:“荣誉只能藏在心里,真情,才属于未来。”

游子牵着慈母心

1986年,庄印芳与老伴陈宝光开起了杂货店,起早贪黑,披风沐雨分分厘厘地挣,点点滴滴地攒,手中终于有了几个钱。这时,她想到的不是自己吃好、穿好,而是部队官兵的冷暖。她说:“做娘的,心里得时时想着孩子们。”逢年过节,她就带着学习用品和当地土特产到部队慰问。这几年,她到过80多个军营、哨所,看望了4000多名官兵,走到哪里就把母亲的温暖送到哪里……全军有十多个连队聘请她担任名誉指导员。庄印芳把这个头衔看得很神圣,认真地履行着指导员的职责。

在欢迎新兵入伍时,庄印芳上台讲话。她说:“孩子们,到部队一定要好好干,争取早一天立功。我给你们设军功奖。谁立了功,把喜报寄到市里来,一等功奖励300元,二等功奖励200元,三等功奖励100元。立一次功,奖励一次。”台下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庄印芳回到家后,冷静下来一想,觉得自己的话讲得欠考虑,全市600名新兵,按以往比例计算,立功的起码也有百人以上,需要几万元奖金,这么多钱,到哪儿去弄?连小店都贴进去也不够。她越想越睡不着觉。众人拾柴火焰高,设立个拥军基金会,发动邳州市的人都来为基金会捐款,若是存上几十万每年只用利息发奖不就行了吗?天没亮,庄印芳就爬起来,逐个去找她熟悉的那些个体户。她先去找运输个体户高助力。老高一听,二话没说,拿出5000元;接着她去找搞水运的李树民,李树民拿出3000元;她又去找开餐馆的蒋春玲,蒋春玲拿出1000元……她一家一家地跑。跑了两天,共筹集到两万多元,她自己又拿出5000元,但离原计划的数目还是相差太远。

庄印芳跑到市里找市委书记和市长,对他们说:“拥军优属是个大事,大事要大办,大办得靠大家。”不几天,市委召开了市直属单位和乡镇负责人会议,通报了准备成立“邳州市拥军优属基金会”的情况。消息传出之后,人们被庄印芳的精神感动了,纷纷解囊相助,在短短的几天里,就筹集资金15万元。

“八一”建军节到了。庄印芳拿出积蓄的4500元钱,找到了市民政局,请民政局代她寄给立功的战士。民政局长看着庄印芳因操劳而显得瘦弱的身子,不忍心接她的钱,说:“马上就要成立拥军优属基金会,奖金由基金会发吧!”庄印芳看局长执意不收,就说:“那就算我再交一份基金吧!”

在庄印芳的感召和带动下,邳州市3万个体户“身在小店堂,情系子弟兵”,形成了强大的拥军群体。全市17个个体组织、2万多个个体户把自己的摊点变成了拥军优属服务点,被誉为“拥军老板”、“拥军专业户”;上万个摊点为一万多名老红军、老八路、烈军属、伤残军人实行终身免费服务;全市成立了500多个拥军队,每逢重大节日,有组织地带干粮、水壶到附近军营修车、补鞋、理发……

1990年7月30日,邳州市拥军优属基金会正式成立,基金增加到了30万元。

国防强大咱安心

早些年,庄印芳的“烟酒杂货店”经营的都是赚不了大钱的小商品。平时庄印芳老两口的生活非常节俭,一年到头的食谱是煎饼、杂面粥、咸菜、盐豆子。可是,当拥军需要钱时,庄印芳几千几万地往外掏。她心里究竟是怎么想的?她心中那个“拥军情结”究竟是什么时候结下的?

她说:“俺图啥?俺是个穷苦孩子出身,从小就讨吃要饭,全靠新四军手里的枪杆子,俺才翻身做了主人,俺只图子弟兵安心服役,让国防强大。国防强大了,咱老百姓才能安心。”她老伴陈宝光被称为庄印芳的“拥军参谋长”。庄印芳许多拥军的好主意,是他出的。当庄印芳答应给邳州籍战士发军功奖,因手中无钱而发愁时,是他出主意,把三间瓦房卖了,换来5000元钱。两口子只好在运河镇万兴市场上搭了一个小棚子住着。

1994年,老伴去世后,庄印芳也苍老了许多。小商店不能再干,庄印芳只好将小店盘让了出去。但她还是闲不住,又在地方党政领导的支持下,开起了一家石膏代销服务部,将邳州产的石膏源源不断运往浙江等南方地区。一年下来,也能赚上八九万元,但她却舍不得花一分一厘。因为她的心里一直埋藏着一个魂牵梦绕的心愿:拥军100年,奉献100万。就是生前拥军50年,去世后还要留下50万元建立军功奖励基金,再拥军50年。正是为了这“100万”的心愿,这位年近70的老妈妈仍只身撑着石膏供销生意。购货、催款、联系车皮,都是这位老妈妈步履蹒跚一个人去干。去年,就在她赴深圳慰问驻港部队的前夕,她到邳北石膏矿装货时不小心摔了一跤,昏迷不醒,过路人将她送到了医院,左胳膊骨折。然而后来,庄大妈在伤未痊愈的情况下,还是携带许多礼品赴深圳慰问了驻港部队官兵,感动得全体将士们热泪滚滚……

告别庄印芳时,老妈妈诚恳地对记者说:“双拥工作是一项永恒的主题,我再苦再累都不在乎,只是这项工作不能一会儿来一会儿走,要得到全社会更多的理解和支持。”我们看着老妈妈头上的白发,满脸的皱纹,听着老妈妈的话,不禁想到,中国人民解放军这座“万里长城”之所以能屹立于世界东方,不就是因为有千千万万像庄妈妈这样的后盾吗?

图为庄妈妈检阅三军仪仗队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